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

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别是一流人才的培养,事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事关民族复兴伟业。化学在解决能源、材料和环境等领域科学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北大学主要面向西部地区招生,受地域、经济及教育发展等因素制约,培养一流人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院针对化学学科特点和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1993年获批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通过2012年获批的省级和2013年国家级教改项目的实践,推行本科3+1分段式培养,提出“一核双驱四机制”育人模式,即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课程群建设和课堂改革为双驱动,“科研训练机制、国际化培养机制、实践育人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四机制为支撑,守正创新,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一流化学人才。

1)建设了基础—核心—专业—前沿课递进式课程群,基础课实行“主课+辅导课”小班化教学;将实践课堂搬到企业和科研院所,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环节提质增效;课程和课堂的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2)实行本科3+1分段式培养,提供学生多元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引导学生早期介入科研;组织本科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及海外交流,开拓学生学术视野;以科教平台及实践基地为支撑,打造协同育人软环境;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

3)教学科研相长,形成了“杰青领衔、名师指导、青年骨干”的育人梯队,以激励机制为保障,为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一核双驱四机制”育人模式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3年以来,学院获批国家基础学科化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科生发表论文224篇,获各类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奖励120项;学生读研深造率55.6%,其中19%进入QS 排名前 200 的高校, 4 名学生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莱斯大学等名校博士全奖,实现零的突破。引进和培养61位博士,包括 3位国家杰青、5位国家优青和38位省级中青年人才,占全院教师48%,形成了一支梯队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