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讲学似乎一直是长沙的一项传统,东道主湖南大学似乎也遵循了这一项传承,我们这些个在十字路口的青年们在这样一场盛会中接受了一项不一样的教育。
本次的会议主要是讨论电化学合成和电化学催化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这场会议的主题多少契合我在大一大二期间在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另一方面这次会议中尤其是在电化学催化这一块又恰好有理论知识是我们在大二下学期学过的和我们正在学习的。但这次会议给我带来的体会绝不仅限与手头和笔头。
1、学术方面
此次大会中我主要择选了关于MOF材料、材料表面两个方面的报告,在整个报告的过程中我了解了许多许多关于催化方面的新知识。我以前一直没有怎么正确的认识催化过程,而这次会议让我对催化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我开始认识到催化其实是活化,通过反应物在某种表面的吸附或着是配位,来影响键的活性从而到达活化某些稳定的化学键,进而发生反应(如庄林教授的《表面化学场耦合的电催化CO2还原转化研究》)。或者是改变材料表面如产生高指数晶面、产生大量空位和调控表面原子排列,从而提高其表面的自由能来活化某些原子(如孙世刚院士《金属纳米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调控》,凌涛教授《电催化材料表面原子结构调控和性能研究》)。跟又利用单原子来进行等等。这一系列的报告让我对催化方面有了重新的了解和对化学有了重新的审视!
2、科研方面
众多教授学者们的报告五花八门,精彩纷呈,每一场报告都给了我我们新的启迪,学者们的汇报循循善诱,从研究原因,背景,考虑内容到实验设计,以及最后的结论。一步一步逻辑紧密,每一步细致入微,对每一个数据都实事求是认真分析所以这也正是他们能在学术上有如此之多而又如此重要的建树,这也正是我这个实验小白所要学习的和认真反思的,在学校中总是想着奖学金,保研等而热衷与所谓的科学,但是我有没有做到正真的热爱这门学科,从而对其多付出一些心血,认认真真的对待科研中的每一步,对每一个数据每一个步骤做到实事求是!这也将是我以后奋斗和努力的目的!
在报告之余,我们也找了一些时间漫步在这给伟大的城市。长沙,近代中国最伟大的一个城市,曾国藩、黄兴、毛泽东、蔡和森、李富春等人都在这里求学,湖湘之地,学风尤胜。漫步在湘江之畔,从橘子洲洲头眺望湘江和岳麓山,不免心生豪迈,我喜爱化学,并立志以后要从事科研工作,虽然目前成绩不出众,我知道我还要付出好多好多,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
致谢:最后还要感谢这一路上同学和学弟学妹们的体谅和配合,感谢杨逢春老师和学长的帮助,感谢谢钢老师在背后为我们做的努力和支持!最后还要感谢西本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能给我们一个宝贵的机会。作为本科生,我深知机会的宝贵,只有学习与成就才是我最终能回报同学与老师的付出的唯一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