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体会

2015级张薇参加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体会
发布时间:2022-10-26     作者:     点击:[]

通过参加此次的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我得以有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在分析化学方面较为前沿、新颖的科研知识,并且在思想上也对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尽管对于目前我所学习以及掌握的知识来系统地对这些方面进行深刻的钻研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在我已经决定要继续攻读研究生时,这一个个的报告也就不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会对我以后的科研学习也产生不少的影响,甚至某一些领域还很有可能就刚好和我以后从事研究生阶段时的科研工作所重合了。因此,在我调整并摆正好自己的心态后,当聆听专家学者们的报告时我不但会很容易就理解作者所做出的一系列工作,还会在对报告的听取上更加的具有针对性。也正因如此,我在聆听此次一个个报告人的富有内涵而又趣味性十足的报告时收获到了不少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不但会指引我更好地选择自己以后的科研工作方向,也为我日后的学习钻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之前所接触到的对分析化学相关学科及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包括分析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实验的训练中,我一直以为分析化学就只是一种主要用于检验检测的手段,在操作过程中对于实验条件的选取以及实验仪器都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也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观念,我一度认为分析化学是一门相对弱势的学科,尤其是当与有机化学进行比较时,它的劣势就更是暴露的一览无遗了。所以,在大三下学期选择自己研究生就读时的心仪学校与专业时,我首先就把与分析化学相关的专业方向排除了。并且,随着近年来“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等的风靡,我就下意识的认为像分析化学这样较依赖人工与仪器的学科会逐渐的走向衰弱,相应的,市场对于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会大大减少。然而,通过参加此次的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我才意识到我之前的思想观念犯了多大的错误,也正是通过此次的年会我对分析化学的特点及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层次的且更全面的理解。

本届年会是以“分析化学进展与未来”为主题,旨在促进分析化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发展。在3天会期中,与会代表就上届学术会议以来我国分析化学学科的新成就、新进展及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分析化学各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还就分析化学前沿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促进国内分析化学界的相互交流和与国际学术前沿的接轨。“在人工智能时代,分析化学如何迎接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机遇与挑战,发展为服务于化学和其他领域的现代数据密集型科学?”。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在所作的特邀报告中说,随着数据的海啸式增长,数据密集型科学探索成为一个独特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作为在化学各门中以获取与解析分析数据为己任的分析化学,理所当然地应特别重视迎接人工智能时代 数据密集型科学探索第四范式新的机遇与挑战。也正因此,各位专家学者们就在会期中为我们带来了一份思想上的饕餮盛宴,不但是我们接触到了最前沿的分析化学反战前景,也为大家打来了科研工作的新思路。通过此次的年会 ,我意识到了分析化学也是和其它学科一样,既可以在理论方面有所突破,也会在实践应用方面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并且,在应用方面分析化学也是不逊于其它学科方向的,比如:对大气雾霾的监控治理;可以仅凭手指头的弯曲程度就判断出所比划出的汉字,从而完美地取代了键盘的作用;研制出一系列的仪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并且成功申请自己的专利,等等。

在参加此次的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的过程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改变了自己之前对分析化学学科错误的认识,对分析化学的发展情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这一切对于即将攻读研究生的我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或许目前我所掌握知识与技能对于应对 将来研究生阶段的科研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但我仍将继续坚持学习,尤其是要不断地了解最新的科研进展,始终尝试着去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致谢:很荣幸可以参加此次在西安曲江会议中心举办的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分析化学年会。首先,非常感谢学院里给了我这次出去学习的机会,让我能够更多的去了解一些科研领域方面较为前沿的工作;其次,也非常感谢各位专家学者们能够分享出自己所做出的一系列工作,让我们在精彩纷呈的报告中收获颇丰。感谢所有的人,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能够找准自己人生的方向,从而为自己的人生而去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