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会体会

2017级李长涛参加2018 先进结构材料实验设计与计算模拟论坛体会
发布时间:2022-10-26     作者:     点击:[]

 非常感谢学院提供这样的一次外出参与学术会议的机会,通过这次参会机会,我增长了关于结构与材料科学的见识,了解到了国内最新的学术动态,除此了知识学术外,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会场上大牛老师们对学术事业的热爱与专注。总之,这次北京会议之行收获良多。

 首先,在学术方面,结构材料因为具有应用性和交叉性的特点,所以我感受到,在现场作报告的每一个大牛都是在多学科中有一定功底的,同时他们可以熟练应用各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来解决某些应用问题,这在给我带来震撼之余,也让我感觉到了系统性的知识及多角度看待问题的重要意义;其次,在大会现场,每一次报告下来,很多情况下会出现积极提问与探讨学术问题的情况,除了反映出大牛们的学术热情外,我认为我国在结构材料方面需求十分旺盛,并且遇到了一系列的技术性问题,综合来看,在这一领域,人才的需求缺口比较大。

 其次,由于出省参加会议,我结识了几位同行的热心学长学姐,在外的各项活动中,我们经常在一起活动,互相帮助,这不仅使我更容易面对困难,也让我们团结在一起。

 最后,在开会之余,我拜访了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进入北大化院,只看到了几栋寥寥的老旧实验楼(A、B、C楼),走进B楼(有机实验楼),发现他们的实验室也是比较拥挤,我们学院的一间标准实验室可以放下三个他们的实验室,实验台之间的距离也仅容一人穿梭。难以想象在方寸之地何以产生曾经与现在的伟绩,原因可能是精神因素或者是校风学风,我不确定。此行我的主要目的是拜谒裴坚老师(全国化学竞赛生的偶像)于是找到了老师的办公室,很可惜裴老师不在学校,所以向另一位老师咨询了一些问题。这次北大之行进一步深化了我对这个学校的了解,心中也对它十分向往。

 致谢:这次出校参加学术会议,十分感谢学院和领导提供的机会和物质支持,通过这类参会机会,很大程度地拓宽了本院本科生的学术视野和思辨水平,作为本科生,我明白此类机会的背后是学院的争取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我们一定会不负众望,在外多学习,多交流,以期回来为西大做出更大贡献!